“一带一路”倡议、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带来的福祉将惠及全球。但各国法律、金融、市场准入、行业规则、文化习俗迥异,尤其是语言障碍,都成为中国企业“走出去”遇到的“拦路虎”。很多有识之士指出,语言文化的融通将是“一带一路”建设的基础工程和先导工程。
![]() |
传神董事长何恩培 |
作为一家语言服务供应商,传神语联网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利用互联网集聚了全球近百万翻译人员,能提供60多个语种的翻译服务。不仅为企业商务谈判、对外承包工程全产业链提供翻译服务,而且还利用自己的语言能力和信息处理能力提供资讯服务。在影视文化方面,传神还完成了大量院线进口大片译制及大量出口影视译制。
“语联网是我们运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首创的第四方语言服务平台。”传神董事长何恩培说,“语联网大脑”层由基因匹配、语料库和信息智能处理等模块构成,也是传神的核心部分。它向上连接各种APP,通过基因处理文字、图片和语音数据;向下匹配给更专业、更擅长的译员,形成了传神独特的“算盘”商业模式。
何恩培谈到,从2005年创立之初,公司就运用IT技术为翻译行业服务。长期以来,传神为中国“走出去”的工程企业提供了卓有成效的服务,中国公司在境外签约的很多大型承包工程、投资项目、工程机械出口都能看到传神译员忙碌的身影。中车集团巴西里约地铁4号线项目奥运专线、中国交建“中国标准”走出去、中国路桥蒙内铁路项目、中信建设安哥拉社会住房项目等,传神都是长期参与,提供了安全、稳定的服务,保质保量甚至超过客户预期圆满地完成了任务。
2017年5月31日,境外全产业链首条全线采用中国标准、中国技术、中国装备、中国管理的东非肯尼亚蒙巴萨—内罗毕铁路正式通车。何恩培说,传神从项目前期跟踪,就开始不间断地提供语言服务。从前期项目开发,到中期各个节点的施工建设,再到目前后期的运营服务,传神都全程参与其中,时间长达8年。
蒙内铁路的建成通车对推动“一带一路”走进非洲腹地、促进中非产能合作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对于传神公司在对外承包工程领域地位的确立、业务的拓展也有示范和引领作用。
美国语言行业调查机构CSA报告显示,传神在语言服务排名中,位列中国第一、亚洲第三、全球第十九位。何恩培介绍说:“目前,我们在全球140多个国家和地区,为近2000个大中型合作项目提供着服务。”
“中国要实现高质量的发展,一是要靠技术创新,二是向服务要增加值。打造中国服务品牌,中国服务和中国制造的世界竞争力和影响力要并驾齐驱。”商务部研究院国际服务贸易研究所所长李俊对记者表示,中国建筑、软件和信息服务等行业颇具竞争力,“一带一路”倡议为服务贸易的发展提供了良好机遇,中国服务“走出去”势在必行。
(本文刊发在财新新经济指数频道,不代表财新网编辑部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