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首页
ESG30 > 研究 > 正文

中国市场ESG基金背后的数据和评级分析

文|Evan Greenfield,Shu Zhang,Billy Chen,ESGreen

目前不少资管机构都开始在中国市场购买第三方ESG评级和咨询产品。市场上也出现很多优秀的国际和本土评级机构提供相关服务。但是资管机构若希望像使用公司信用评级产品一样使用ESG评级产品,可能会发现评级机构ESG方法和结果的关联性较低,资管机构面对的ESG评估状况更为复杂。在这种情况下资管机构对评级背后方法论的了解以及应用方式非常重要,这会直接影响公司的ESG投资结果。

当前ESG评级和数据问题及成因

全球当前有约160个ESG评级及数据提供商。2021年9月,国际证监会组织(IOSCO)发布了一份基于58家评级机构及数据提供商的咨询报告,旨在评估全球ESG评级及数据供应商状况。这份报告以数据和事实为依据揭示了目前全球ESG发展在数据和评级上的挑战:

• ESG定义不明确不统一,包括评级或数据产品打算衡量的维度等。

• 这些评级或数据产品所依据的方法缺乏透明度,对于评级机构声称的评级方法,投资人很难确认其可靠程度和执行状况。

• ESG 评级和数据产品在行业内存在广泛分歧,所提供的产品覆盖面也并不均衡,资源向特定的地理区域和行业倾斜,从而导致投资者在寻求遵循某些投资策略时出现差距。

• ESG评级和数据产品供应商与公司之间存在可能的利益冲突,并且该冲突缺乏监管。

• 与公司的沟通能力被认为是确保ESG信息可靠性的重要方式。

• 监管机构对公司ESG披露要求提升,以及投资人和消费者对ESG意识和需求的加强,推动ESG在投资当中的影响力和重要性不断提升。但事实上,目前ESG评级和数据提供者在很大程度上不受监管,它们的方法缺乏透明度(包括全球一些大型评级机构)。因为与ESG评级和数据产品直接相关的法律和监管框架很少,而且缺乏直接相关的自愿监管框架,这触发了投资者保护问题。另一方面,用户(购买 ESG 评级和数据产品的资管机构等)通常不对评级进行任何正式核查,因此这一过程为 “黑箱”操作。ESG评级机构都有自有的“黑箱”方法来确定公司评级,具体方法并不会对市场披露,所以尽管听起来很难以置信,但事实是,ESG评级方法的可靠程度究竟如何,投资人是难以判断的。 对此,国际证监会组织主席、香港证监会行政总裁欧达礼(Ashley Alder)曾表示:ESG评级及数据用户已经注意到,拥有多个ESG评级和数据产品可能会造成混乱,引发关于相关性、可靠性和“洗绿”的严重问题。

• 中国市场投资人可能忽略的一个问题是:单纯依赖ESG评级机构和数据供应商的产品存在很大风险。从ESG发展的地域性来看,包括中国市场在内的亚太地区,ESG数据可得性在全球ESG评级和数据行业中处于低位,而基于低ESG数据标准性和可得性的状况,所开发的评级和数据产品质量恐怕难以得到保证, 再加上评级和数据提供过程存在“黑箱”状况即低透明度,最终导致ESG评级和数据缺乏关联性。以下几个原因造成当前中国市场ESG评级状况复杂,使用相关结果非常具有挑战性:

1. 数据搜集方式不同。对于ESG评级和数据产品供应商来说,在搜集公司ESG信息方式上,没有“标 准”的市场实践,因此造成了市场中不同的ESG数据搜集方式,不同的ESG权重。

虽然大多数评级机构的方法是基于行业重要性,但它们对各种环境、社会和治理因素有不同的权重分配。因此即使各评级机构和数据供应商的具体产品是为了同一个ESG目的,最后的结果关联性低、分歧大。

ESG评级和数据产品供应商的业务模式和专有方法各有不同, 机构与公司互动的性质和频率也有所不同。例如,一些ESG评级和数据产品供应商只在评级过程后期阶段与这些被评估的公司进行接触。在这种情况下ESG评级和数据产品供应商会参考公开数据进行分析,然后与接受评估的公司接触,以检查数据准确性或收集公司对评估的反馈。这并不是唯一的方法,还有一些评级机构和数据提供者更愿意与它们评估的公司建立更持续的关系。例如,有些机构采用问卷调查方式从公司那里收集信息。这些互动的频率和深度因ESG评级和数据产品供应商的方法、政策和程序的不同而大不相同。

2. 初始数据处理方式不同。企业在环境、社会和治理方面仍然缺乏透明度和披露,因此每个评级机构在初始数据处理上都需要做一些权衡和处理,鉴于不同的机构处理能力和方式不一样,结果之间存在差距是很难避免的。

现实状况下由于许多基础数据缺乏,有的公司将披露的指标重新加权增加比重,有的因缺乏披露而受到惩罚,或通过估算模型解决,因此各评级机构的基础数据收集细节和处理状况存在很大差异。

例如,有的评级机构特别重视定性信息,而另一些机构的分析主要基于数字和定量模型。考虑到评级机构的商业模式和提供的产品和服务区别,它们的分析师数量和功能也有所不同。评级的最终结果也可能因为评级机构对什么是ESG框架下的重点而有不同的观点,有的机构关注ESG业绩,有的关注风险,有的关注实质性问题,不同的重点有不同的处理方法。例如,一些ESG评级衡量一个公司在ESG风险上的暴露,而另一些则衡量ESG因素对实体的影响。

3. 评价方式不同。即使各个评级机构同时评估一个特定指标,但采取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例如对于工作场所安全,也有许多方法来评估:可以计算因工伤而损失的小时数或每千名工人的受伤人数。评级机构对同一指标可能有非常不同的定义,这可能导致不同的结果。

4. 定性信息的量化方式不同。在ESG具体评估的许多方面,评级机构都需要对主观或定性信息进行量化,但是这些过程并没有统一的方式,因此各个机构会有不同的方法来处理一样的问题。

在这一点上,ESG评级和公司信用评级的差异非常明显。就目前的公司信用评级来说,你会发现,主要信用评级公司之间对同一个公司的评级结果,或者评级流程都有很高的相关性,这主要是因为市场上已经形成一套很成熟也有限的量化指标来评估,因此差异化的土壤和空间被压缩。

尽管我们相信随着市场标准化,各ESG评级公司及其相关的ESG分数之间会有更多相关性,但现状是,在当前阶段,与ESG评级较有可比性的例子是各家机构股票分析师在研究同一只股票时的相关性, 你会发现市场中各家机构的看法差异化,甚至于在这些差异化中蕴含的是机构超额收益或者自有特定投资方法论的实践结果。

如何更好使用当前 ESG 评级和数据

作为一个资产管理人,当注意到ESG评级机构之间缺乏相关性时,在投资流程中应该如何处理数据差异 (不同的指标甚至不同的评级结果),并将现有的信息最好地运用到他们的投资过程中? 主要的评级公司是否在特定的E/S/G维度上有专长,使它们在某些领域的评级非常好,或至少更可靠?资产管理人能否绕过ESG评级机构,自己获取相关ESG数据并进行分析,从这些数据中得出投资信号?

1. 鉴于目前中国市场ESG数据的质量以及评级机构在ESG评估中缺乏相关性,资管机构及基金经理需要向评级公司要求获得用来制定总体ESG分数的基础数据,这是至关重要的。

2.基金经理在选股和构建投资方法时要避免仅仅依赖评级机构给出的公司总体ESG分数,并且需要构建评价体系和模型来处理原始数据。资管机构要自行评估基础ESG数据点,并且要特别注意融合基金经理自身认为重要的因子,以及对于实质性ESG要素的观点。

3.由于各评级机构在处理ESG信息时,一定会需要对公司主观/定性的ESG信息进行量化处理。和需要掌握基础数据点类似,基金经理应该要了解各评级机构在给出ESG评级时对定性信息的概述/报告,掌握基础的还未被量化处理的定性信息。

4.例如标普全球有一个叫ESG评估的产品,这是对一个公司当前和未来可持续发展表现的深入定性评估,类似于信用评级报告。但该报告目前的挑战是,覆盖范围非常有限,且只能到追溯过去三年内。

5. 鉴于可能的利益冲突,基金经理需要留意对ESG评级的使用,并且开发符合自身投资哲学和价值排序的ESG投资框架。

有一部分ESG评级是公司付费的,加上全球ESG评级覆盖范围小、历史也很短暂,所以可能会存在一些利益冲突影响了评级机构在评估时的客观性。

6. 由于中国市场ESG数据可得性差和评级历史短,因此要根据全球市场的状况来推测评级机构在中国市场开展ESG评级时,在哪一个要素或者维度上做得更好是非常困难的。

总结来说,现在ESG各维度上,鉴于此前讨论的数据和量化指标缺乏透明性和统一性,评级机构在同一维度上使用了大量不同的要素和因子,因此目前资管机构在使用中国市场可得的ESG评级结果时,不能一味依赖机构的相关结论,因为不同评级机构有不同的结果,基于它们不同的方法论、不同程度的数据质量以及数据处理能力。而鉴于每家机构都有所谓的“黑箱”方法,很难厘清评级机构的ESG评级方式,尽管每家机构在市场拓展时都会强调它们在ESG评级时的强大数据搜集能力和指标多元化等等。考虑中国市场ESG数据和评级尚处初期,要判断哪家评级机构在哪些维度上更可靠是非常困难的。

这些透明度的缺乏恰是鼓励投资人建立自有ESG评级方法的一个关键因素。IOSCO的调查问卷显示,几乎所有的大型资产管理公司都在使用或正在开发自己的ESG评级,以补充或构成其投资流程的一部分。希望利用ESG整合作为竞争优势的资产管理公司认为,全盘采用第三方ESG评级及其方法不符合它们的投资战略。开发内部ESG评级的一个例子是确定资产管理公司相关的ESG标准,然后构建一个以这些标准为基础的方法。另一个例子是选择一套有限的关键绩效指标,作为资产管理人对相关投资组合公司业绩审查的一部分。但让人遗憾的是,尽管我们注意到中国市场有一部分资管机构宣称它们拥有内部开发的ESG评价和整合体系,但是考虑到目前市场的数据状况,机构所采取的处理手段以及相关产品设计和投资结果,我们还未能明确的观测出这部分机构相关体系的可靠性,但坚定的认为它们走在一条正确的道路上。

既然中国市场ESG数据和评级历史都还有限,那么上述问题是否会随着发展而得到解决,最终随着更多评级机构加入以及市场竞争白热化、市场不断趋于成熟,而完全满足资管机构对 ESG分析和研究的需求呢?事实上,从目前在美国和欧洲的ESG发展状况来看,资管机构本身对于ESG投资的发 展也在愈发复杂和成熟,因此即使欧美市场出现更多的ESG数据提供方、评级机构,一个大的趋势并不是资管机构向评级机构ESG评级结果靠拢,而是向基础数据靠拢,这些基础数据和指标越来愈细越来越丰富。越是大的、复杂的资管机构和投资人,对于基本数据和指标的需求越多,对整体评级结果的依赖越小。

本文收录于《2022中国ESG发展白皮书》,获取报告全文

关于ESG30

中国ESG30人论坛(简称ESG30)由财新智库发起,是国内首家成立并深具影响力的ESG专业交流平台和智库网络,旨在从政策建言、学术研究、行业实践和国际交流四个方面,推动中国ESG发展,助力中国经济高质量增长。

合作联系

esg30@caixi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