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首页
ESG30 > 研究 > 正文

中国私募股权投资行业ESG信披现状与建议

文 | 李嘉、詹杰茗、郭沛源

全球范围内,ESG已经成为投资机构和企业最关注的事项之一。投资机构将目光从企业财务表现延伸到ESG表现,推动更多资金流向ESG绩效表现良好的项目和企业,很大程度影响了被投企业的ESG管理、实践与披露。ESG与责任投资的发展也逐步影响到私募股权投资行业,越来越多的私募股权投资机构探索将ESG要素纳入投资策略,提升ESG管理与业务实践的透明度。

1. 全球发展背景

在国际上,金融行业开展负责任投资、ESG信息披露已经走向成熟。自2006年起,联合国陆续发起了负责任投资原则(PRI)、负责任银行原则(PRB)等相关框架与标准,推动了金融机构的ESG实践。2022年11月,G20领导人峰会批准并正式发布了G20可持续金融工作组(SFWG)提交的《2022年G20可持续金融报告》,其中包含的《G20转型金融框架》旨在协助国际各方构建自身转型金融政策。国际资本市场和金融政策对ESG、负责任投资的关注,迫使投资者认识到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等要素对投资价值的影响,并将这些要素融入投资战略、决策及积极所有权中。

在中国,金融支持绿色低碳转型发展已成为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抓手。政府及监管机构对金融机构的ESG信息披露要求逐步从聚焦银行业和保险业蔓延到基金、证券、信托等不同类型的机构,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各机构对可持续发展的认知。2018年11月,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发布《绿色投资指引(试行)》,首次明确了“绿色投资”是以促进企业环境绩效、发展绿色产业和减少环境风险为目标,采用系统性绿色投资策略,对能够产生环境效益、降低环境成本与风险的企业或项目进行投资的行为。2021年7月,中国人民银行发布《金融机构环境信息披露指南》,细化多类机构投融资活动产生的环境影响和信披要求,为细分行业提供标准指引。监管机构不断引导着金融行业不仅要在投资选择上有意识地倾斜于具有环境效益的技术和产业,还需披露自身运营、投融资业务相关的环境信息,真正意义上践行ESG理念。

从全球基调可以看出,监管机构、资本市场在加速推进ESG投资生态的形成,ESG绩效表现好的企业会获得资本市场的青睐,践行负责任投资理念的投资机构也将获得更可持续的收益。

2. 私募股权投资行业ESG信息披露现状

随着ESG理念渗透私募股权投资行业,各机构也正探索ESG相关的客户需求与市场机遇,提供高质量服务,并满足金融行业监管日趋严格的ESG信披要求。

1) 全球:ESG投资关注度日益提升,已成为机构共识

ESG投资是责任投资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际私募股权投资行业中,越来越多投资机构将ESG整合到投资流程中。根据全球领先的另类资产数据研究平台Preqin最新发布的《2022上半年投资者展望》报告,基于对超过350家投资另类资产的LP机构调研发现25%的受访LP机构曾因为管理人不符合ESG投资标准而拒绝出资,39%的LP机构表示他们会将是否符合ESG投资标准作为遴选管理人的判断依据。

2) 国内:责任投资规模稳步增加,整体信息披露积极性有待提升

根据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2022年12月发布的《基金管理人绿色投资自评估报告》,三分之二的受访基金公司已推出了绿色投资产品,并且超过一半的公司将绿色投资列为公司战略重点之一。

而从披露的角度,为了解当前中国私募股权投资行业信披情况,商道咨询从各类榜单中挑选出50家头部PE/VC机构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共12家机构对外发布ESG/社会责任/影响力报告,9家为PE机构,3家为VC机构。

 

在报告形式上,使用最多的报告名称为“ESG报告”。不同类型机构之间存在不同倾向性,PE机构较多使用“ESG报告”及其相关名称,而VC机构更倾向于使用“社会责任报告”。

 
在报告框架上,各个机构报告框架大体可分为两类:一类突出展示“环境责任”、“社会责任”与“公司治理”三大板块,而另一类机构则聚焦“机构本身”与“被投企业”两大维度。

在报告内容上,投资机构较多关注的是ESG管理体系、公益慈善以及员工权益保障,部分机构围绕绿色运营、合规管理、数字化等相关议题进行披露。而在与投资相关的内容,无论是PE机构还是VC机构,均重点阐述机构ESG投资策略、机构在投资全流程中的角色与职责,以及展示优秀被投企业实践。

然而,国内机构在实践水平方面整体落后于国际机构,主要表现在实际投资运营中对负责任投资的应用、系统完善的负责任投资评价体系、领先议题(如气候风险与机遇的量化分析等)等方面的洞察较为薄弱,缺乏ESG业务融合、被投企业风险跟进与追踪、投资影响力的量化测算等具体实践以及足够的定量数据支撑。

3. 私募股权投资行业信披建议

1)战略层面推进负责任投资

负责任投资并不仅仅是一个概念,需要从战略到实践的一脉相承,通常包括投资战略、组织架构、政策制度、流程工具、内控管理等系统整合,以及持续推进能力建设、信息披露等落地实践。

在管理架构上,机构需要统一内部的价值观,建立高层参与的ESG管理体系,明确决策层、管理层、执行层责任,将ESG、负责任投资相关的实践指标与各层级薪酬绩效挂钩,夯实顶层设计“压舱石”。在业务融合上,建立并打通募投管退全流程,在投资政策中补充ESG要素,将ESG问题纳入投资策略、投资分析和决策过程,推动ESG相关工具、指标与分析的发展,例如负/正面筛选等。在人员赋能上,可评估内外投资人员纳入ESG问题的能力,开展与ESG、负责任投资有关的培训,投资团队需根据所关注的细分领域筛选ESG投资的具体行业机会,以寻求更高、更可持续的价值。

在越秀产业基金,构建基于“践行国家战略、服务实体经济、助力科技创新、美好人民生活”公司使命的ESG理念及模型,并基于企业实际提出ESG工作框架,理清了未来工作重点。同时,越秀产业基金将ESG监督和治理纳入公司现有治理结构,搭建了“决策层 - 管理层 - 执行层”自上而下的ESG治理架构。

 
 

在KKR,自2021年以来便要求高管定期向董事会的审计委员会报告ESG相关活动,且投资委员会在进行投资决定时需谨慎考虑对投资有重大影响ESG问题。同时,KKR已将ESG管理整合到全部资产投资中,在投前、投后各个流程中设计成熟的ESG体系,涉及企业预筛选、尽职调查、投资委员会讨论以及投后管理。

 

在淡马锡,将“世代向荣”作为核心价值观,以不懈努力成就更美好和更可持续的世界,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基础就是成为“积极活跃的投资者与股东”。作为全面投资分析的一部分,在进行传统财务分析的同时,淡马锡也会利用相关数据来源和工具,对环境、社会和治理进行严谨深入分析,并做出决定。

 
2)创新开展被投企业环境效益监测

根据商道咨询发布的《大湾区金融行业环境信息披露现状研究与建议(2021)》调研报告,多数金融机构碳核算数据基础薄弱,难以对投融资产生的环境效益进行量化、评估项目碳数据。因此,机构在做好自身运营节能降碳的同时,还需对被投企业要有一定的鞭策与动态推进,明确机构对被投企业环境等ESG绩效的责任。机构可探索实际投资产生的环境效益测算体系,创新测算框架,并针对被投企业开展环境风险情景分析或压力测试,发现其面临环境和气候相关风险较大的短板,协助其在经营中减碳,基于气候压力测试的结果设定相应的减碳目标、时间计划和具体实施路径。

在淡马锡,计划到2030年将投资组合的净碳排放量总和减少到2010年排放水平的一半,力争到2050年实现投资组合净零碳排放,并定期披露投资组合总排放量数据。

 
在KKR,不仅全面公开自身的ESG绩效,还针对性披露重点投资组合的ESG绩效表现。为了衡量和管理自身投资组合中这些投资的影响表现,KKR跟踪了30多个与SDGs相关的指标,公开公司特定和跨投资组合的ESG主题及其绩效,每家投资组合公司都公开了两到三个衡量其贡献SDGs的指标。例如在气候行动方面,KKR披露了投资期内可持续农业实践减少的温室气体排放。

在CPE源峰,自2021年起创新利用大数据工具,在投后管理中试点对被投企业实施数字化ESG风险管控,将医疗与健康、科技与工业、食品消费投资赛道的10家被投企业纳入ESG风险的重点监管范围,通过大数据对800余家相关联的企业进行实时监控,对相关联企业的ESG负面事件、ESG风险进行统计与分析,同时每月编制ESG风险监控简报供投资团队参考,以实现对被投企业更主动的管理。

3)以信息披露推进ESG管理

目前,国内私募股权投资机构基本都有ESG投资、负责任投资、绿色投资的相关倡议,但定期发布报告的机构依然较少,信息披露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有待提升。机构在首次披露时,可对交易所、评级机构、投资机构等各方需要了解的ESG信息进行综合梳理,侧重于自身ESG和负责任投资理念、管理体系建设以及投融资业务的环境和社会影响等行业相关议题,为公众了解负责任投资实践情况开辟路径。也许实践初期在底层数据和议题成果披露上会存在一定难度,但最重要的是走出第一步和持续去做。

4)优化提升信息披露颗粒度

私募股权投资行业机构相较于银行业、保险业较晚建立系统的数据收集体系和管理体系,多数机构多以披露原则性规范和基础数据(如温室气体排放、能耗等总量数据)为主,辅以负责任投资案例,而缺乏绿色投融资活动环境效益、行业投融资金额、减碳目标等更精细化的数据。机构需建立全面的ESG数据管理体系,提高信息披露的数据颗粒度要求,可对标监管机构、评级机构、国内外权威标准等要求设定考核指标与考量维度,明确ESG指标的定义和披露范围,并明确各层级数据的责任人,精准披露ESG相关量化数据。

5) 做好本土化适配

ESG投资在国内的发展呈现出显著的本土化特征,服务实体经济、支持国家战略是国内私募股权投资机构ESG投资体系中极为重要的理念。随着国资背景等机构对ESG投资的关注度更高,ESG 理念有了更广泛的诠释,国内机构可在开展社会责任或ESG工作中,更加强调金融机构通过资金调配促进国家和社会的发展。

未来,市场与监管将扩大金融机构ESG信披要求的广度与深度。私募股权投资行业的ESG信披仍处于上升期,还需逐步建立或完善自身的ESG管理体系、投资政策与策略以及指标管理与考核体系。机构应持续将ESG治理和理念从顶层设计贯彻至执行工作,穿透至底层,为具有环境和社会效益的被投企业赋能,以金融力量助力可持续发展。


关于ESG30人

中国ESG30人论坛(简称ESG30)由财新智库发起,是国内首家成立并深具影响力的ESG专业交流平台和智库网络,旨在从政策建言、学术研究、行业实践和国际交流四个方面,推动中国ESG发展,助力中国经济高质量增长。

合作联系

esg30@caixi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