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8
制造业PMI54.1
服务业PMI0.34
CRI-0.40%
CCI31.5
NEI58.9
BRI660
DEI5月金融风险因子表现最优
资本投入下降是NEI下降主因;一线城市专业人员招聘需求不及二三线,互联网行业对管理、行政人员的需求不断下降,金融业则相反;出口占比居中的企业对目前就业贡献最大
服务业扩张速度放缓,导致财新中国综合PMI微降至54.5,制造业恢复更为稳健,外需与就业仍不乐观
2020年7月财新中国制造业PMI升至52.8 为九年半来最高
2020年7月财新中国服务业PMI录得54.1 下降4.3个百分点
2019年1月,中国气候风险指数为0.34,低于2000–2017年历史同期均值(0.99),总体风险水平低。
制造业和服务业供需、预期继续向好,就业略有改善,价格仍处低位;2025年宏观政策细节披露,市场期待政策落地,以提升居民消费能力、提振信心
服务业供需加速扩张,出口订单继续增加,就业略有扩张,价格由升转降,市场信心回升
制造业供需和预期继续向好,外需升入扩张区间,就业、价格低位改善;2025年宏观政策将继续发力,即将召开的全国两会将披露相关细节
制造业供需走强,就业低位回升,成本价格稳中有升,销售价格跌势放缓,企业信心回升
制造业和服务业供需、预期继续向好,但就业明显放缓,或受节前集中返乡影响;2025年经济增长将更多依赖内需尤其是居民消费,宏观政策仍需持续发力
服务业供求扩张放缓,用工明显收缩,价格相对平稳,市场信心稳中有升
制造业供需和预期继续向好,外需低位改善,或受节前集中返乡影响,就业收缩幅度明显扩大;2025年经济增长将更多依赖内需尤其是居民消费,宏观政策仍需持续发力
制造业供求加速扩张,物流改善,市场预期回暖,但就业恶化,价格水平低迷
制造业和服务业生产增加,需求近四个月来增速首次快于供给,但两大行业就业均下降,乐观预期回落;2025年宏观政策将更加积极有为,市场期待宏观政策和改革举措形成合力,提振信心扩内需
服务业就业四个月来首次下降,价格水平小幅上涨,市场乐观预期趋弱
制造业供需和预期继续向好,但改善幅度放缓,企业盈利继续承压;2025年宏观政策将更加积极有为,市场期待宏观政策和改革举措形成合力,提振信心扩内需
制造业供需扩张速度放缓,外需重现收缩,就业边际改善但依然承压,物流效率改善,企业乐观情绪回落
11月制造业扩张加速,服务业景气略有回落,两大行业企业信心继续修复;经济短期筑底,但外部不确定性增加,需要做好政策储备
服务业供需扩张速度放缓,就业平稳扩张,价格水平稳中略降
11月制造业供需边际改善,企业信心继续修复,就业仍然低迷;经济短期筑底,但外部不确定性增加,需要做好政策储备
制造业供需进一步加快扩张,企业主动补库存,乐观情绪明显增加,成本端和销售价格不同程度上升,但就业依然承压
10月制造业和服务业供求均扩张,市场乐观预期显著回升,政策效果开始显现;部分财政增量政策方向明确,但具体规模仍待公布
服务业供需扩张幅度好于制造业,就业稳定,成本压力边际减缓,乐观预期增强
10月制造业需求止跌回稳,企业信心修复,政策效果开始显现;部分财政增量政策方向明确,但具体规模仍待公布
10月制造业生产稳中有升,需求由降转升,价格回升,企业乐观度改善,但外需和就业继续承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