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8
制造业PMI54.1
服务业PMI0.34
CRI-0.40%
CCI31.5
NEI58.9
BRI660
DEI5月金融风险因子表现最优
资本投入下降是NEI下降主因;一线城市专业人员招聘需求不及二三线,互联网行业对管理、行政人员的需求不断下降,金融业则相反;出口占比居中的企业对目前就业贡献最大
服务业扩张速度放缓,导致财新中国综合PMI微降至54.5,制造业恢复更为稳健,外需与就业仍不乐观
2020年7月财新中国制造业PMI升至52.8 为九年半来最高
2020年7月财新中国服务业PMI录得54.1 下降4.3个百分点
2019年1月,中国气候风险指数为0.34,低于2000–2017年历史同期均值(0.99),总体风险水平低。
5月服务业景气小幅提升,但制造业供求、就业收缩拖累整体经济;中美关税战暂缓,但非关税摩擦仍在升级,提振消费仍需实质性措施
5月服务业新订单增加,就业指数升至六个月新高,市场信心小幅改善,但成本和销售价格一升一降,企业盈利承压
5月制造业供求收缩,出口继续下行,就业、价格持续低迷,企业信心低位回升;中美关税战暂缓,但非关税摩擦仍在升级,提振消费仍需实质性措施
制造业供需双降,出口继续下滑,就业和价格持续低迷,关税战暂缓提振市场信心
制造业出口重现收缩,就业持续低迷,企业盈利压力增加,两大行业综合预期指数降至历史最低;加力推动既定政策落地见效,扩大服务消费、加快内外贸一体化改革等增量政策仍待明确细节
服务业供需扩张步伐放缓,就业持续低迷,销售价格继续下降,关税战下市场乐观情绪明显降温
制造供求扩张放缓,出口收缩,企业信心降至历史低位,价格持续低迷;加力推动既定政策落地见效,扩大服务消费、加快内外贸一体化改革等增量政策仍待明确细节
供需增长放缓,出口、就业重现收缩,价格仍然低迷,制造商采购意愿降低,市场乐观情绪明显走弱
制造业和服务业供需继续扩张,价格持续承压,预期略有回落;2025年财政政策力度加大且靠前发力,提振消费仍需明确增收减负的政策细节和持续稳定的制度安排
服务业供求继续扩张,但就业重回收缩,价格疲软,市场总体维持乐观情绪
制造供求继续扩张,出口延续增势,价格持续承压;2025年财政政策力度加大且靠前发力,提振消费仍需明确增收减负的政策细节和持续稳定的制度安排
制造业供需持续扩张,外需改善幅度好于总体需求,就业重现扩张,价格回落,市场信心好于2024年均值水平
制造业和服务业供需、预期继续向好,就业略有改善,价格仍处低位;2025年宏观政策细节披露,市场期待政策落地,以提升居民消费能力、提振信心
服务业供需加速扩张,出口订单继续增加,就业略有扩张,价格由升转降,市场信心回升
制造业供需和预期继续向好,外需升入扩张区间,就业、价格低位改善;2025年宏观政策将继续发力,即将召开的全国两会将披露相关细节
制造业供需走强,就业低位回升,成本价格稳中有升,销售价格跌势放缓,企业信心回升
制造业和服务业供需、预期继续向好,但就业明显放缓,或受节前集中返乡影响;2025年经济增长将更多依赖内需尤其是居民消费,宏观政策仍需持续发力
服务业供求扩张放缓,用工明显收缩,价格相对平稳,市场信心稳中有升
制造业供需和预期继续向好,外需低位改善,或受节前集中返乡影响,就业收缩幅度明显扩大;2025年经济增长将更多依赖内需尤其是居民消费,宏观政策仍需持续发力
制造业供求加速扩张,物流改善,市场预期回暖,但就业恶化,价格水平低迷